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利用其自主研制的無人航空器管控系統(tǒng)RUNET系統(tǒng)26日在京成功進行了捕獲全國多地無人機地理位置信息測試演練。
測試開始后,中國經濟網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北京、天津、青島、廣州、深圳、南寧、成都、桂林、石家莊、承德、鄭州、開封及洪澤湖區(qū)等地無人機飛行的地理位置信息通過移動通訊公網和衛(wèi)星通信網都陸續(xù)被捕獲進管控系統(tǒng)。記者在管控系統(tǒng)測試大廳大屏幕上看到,全國多地飛行的無人機身份識別、無人機地理位置和飛行高度等信息清晰地在大屏幕上顯示。大屏幕上還顯示了飛機周邊的模擬動態(tài)電子地理圍欄,并可對飛機飛入禁飛區(qū)、飛出約束區(qū)發(fā)出警報。
據了解,基于地理信息系統(tǒng)平臺構建的這一管控系統(tǒng)的目的是研究融合異構各類管控系統(tǒng)、兼容各類無人航空器信息流,為國家有關部門和各行業(yè)在基于動態(tài)地理電子圍欄等技術管控無人機方面提供研究解決方案。
"RUNET系統(tǒng)"可以實時顯示無人機的飛行軌跡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擁有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具有地理信息系統(tǒng)平臺、精準地圖服務、多學科全國各類地表數據庫以及導航定位和位置服務技術研發(fā)能力,可為各類無人機管控系統(tǒng)提供精準定位服務和動態(tài)地理圍欄構建,還提供地貌、交通、地上建筑物及人口、國土資源、農田耕地等地理信息以及飛行區(qū)域氣象服務,讓無人機在低空復雜地理環(huán)境下的飛行也能夠精準地被管控起來,并獲得地理信息服務。
"RUNET系統(tǒng)"可以多終端查詢無人航空器飛行計劃、飛行記錄
中國經濟網記者通過現場體驗了解到,目前演示的是管控系統(tǒng)遠程捕獲無人機身份和三維地理位置信息,這些無人機還是屬于“合作對象”。對于無人機飛行的精準管控和服務,未來還有好多的科學問題,例如包括從現在的單向鏈路向雙向鏈路發(fā)展,通過為無人機提供高精準的地理位置、所在位置地表各類地理數據,氣象狀況和動態(tài)電子地理圍欄信息等讓廣大的無人機飛行組織者主動愿意成為管控系統(tǒng)的合作對象,這樣一方面無人機可以獲得所需要的增值地理信息服務,同時也建立起授權部門可以遠程處置飛入違禁區(qū)的無人機等技術能力,這些還需要國家和社會投入力量研究。
據悉,近日中國科學院依托地理資源所成立了中國科學院無人機應用與管控研究中心,主要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研究無人機遙感與農林植保應用標準規(guī)范,構建基于野外科學觀測臺站的全國無人機組網觀測和管控平臺、無人機遙感大數據匯聚與管理應用平臺等。開展基于動態(tài)電子地理圍欄的管控、異構多源無人機組網控制等就是其未來重點工作之一。
"RUNET系統(tǒng)"可以設置電子圍欄以及數據查詢、數據分析、數據統(tǒng)計
購買無人機管控系統(tǒng)(反無人機系統(tǒng))產品,請點擊:http://m.jybcsm.com/uav-product/list-324.html